【手機中國 評測】在這個智能機市場群雄割據(jù)的年代,有一個老牌手機廠商顯得有些過于保守了,它就是摩托羅拉。不過雖然新機數(shù)量較少,但今年推出的這兩款MOTO X以及MOTO G都有著不錯的人氣。作為其中主打高性價比的一款手機,MOTO G表現(xiàn)比較突出。雖然它并沒有采用頂級處理器,但這款手機也確確實實是MOTO有史以來首款四核手機。相信有很多網(wǎng)友都有一個疑問,那就是這款具有GOOGLE影子的超值手機到底做工如何呢?是否延續(xù)了摩托羅拉手機一貫的高品質(zhì)呢?下面就讓我們揭曉答案。(文章編譯自國外網(wǎng)站areamobile)
說到MOTO G,相信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樣子,所以我們在拆解之前還要整體看一下它的外形設計。MOTO G正面采用一塊4.5英寸720p顯示屏,在這個全民5英寸起步的年代,4.5英寸屏幕顯然更加適合單手操控。
說到單手持握,那就不得不提一下MOTO G背后的設計了,這款手機背后采用弧形設計,單手持握時能夠更好的和手掌貼合。不僅如此,為了保證良好的手感。MOTO G背后還經(jīng)過啞光處理,相比拋光設計的背殼握持手感更好,并且不易沾染指紋??赐炅送庥^,接下來就讓我們正式進入MOTO G的拆機中來吧。
鑒于MOTO G采用可拆卸后蓋設計,所以我們拆機工作就從背后下手。打開后蓋之后,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MOTO G背后的螺絲。
毫無疑問,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用螺絲刀去下固定MOTO G的螺絲。
即便是取下所有螺絲,打開中殼也并不是輕而易舉,我們需要有技巧的借助工具慢慢把它撬開,要盡量找一個沒有排線的地方下手。找到突破口了,接下來就是膽大心細的打開中殼了,切記不要相信大力出奇跡。
打開中殼之后,我們第一時間就看到了MOTO G的主板和電池,不過從整體設計來看,MOTO G采用并沒有采用常見的L主板+小主板的設計,而是采用連在一起的大主板設計。
MOTO G的按鍵全部鑲嵌在主板邊上,只要打開中殼按鍵就會隨之掉落下來。
在MOTO G卸下來的中殼上,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零件,比如耳機插口、揚聲器等等。
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,由于采用大主板設計,所以MOTO G主板上芯片布局并不密集,這也大大提升了MOTO G主板的散熱性。從圖上我們也可以依稀的看出,MOTO G內(nèi)置的電池容量為2010-2070mAh。
圖為卸下來的中殼和螺絲、按鍵。
想進行進一步的拆機,我們首先要切段電源。不過MOTO G的電池與芯片之間采用薄薄一段排線連接,取下時一定要小心。
斷開與主板連接之后,我們就可以取下電池了。
取下電池之后,MOTO G眾多芯片屏蔽罩呈現(xiàn)在了我們的面前。從這個數(shù)量來看,想必MOTO G手機的所有芯片全都在這里了。
為了驗證這一點,我們把主板與屏幕面板分離。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,在MOTO G主板的正面是沒有任何芯片的。
不過在取下主板之前,我們還是要斷開屏幕面板和主板之間連接的排線。
圖為MOTO G的mirco SIM卡卡槽。
本想打開MOTO G的芯片屏蔽罩,但發(fā)現(xiàn)似乎它們都是和主板焊死的,所以我們就只能拆解至此了,沒能看到芯片也算是一個遺憾。
MOTO G拆機全家福。
全文總結:對于拆卸難度來說,MOTO G總體感覺是較為簡單的,可拆卸設計的后殼以及塑料材質(zhì)都降低了它拆卸的難度。對于一款主打性價比的手機來說,這樣的設計也間接降低了維修的時間和成本,拆裝簡單自然維修就容易的多。不過在做工方面,MOTO G并不能用完美來修飾,不過也算過得去。
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6320號